¶前言
在整个设计过程中,博主主要负责设计与仿真,报告内容大部分为博主的搭档完成,经得他的同意后,博主将报告整理成这篇博客。
¶2020年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初选设计任务书
主要内容、基本要求、主要参考资料等:
主要内容
1.阅读相关的科技文献。
2.学习使用multisim软件对模拟电路的仿真研究。
3.学会整理和总结设计文档报告。
4.学习如何查找器件手册及相关参数。
技术要求
1)大二组见题目:“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综合测评题目”
2)大三组见题目:“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综合测评题目”
3)仿真电路设计的运放尽量用单电源供电,如果用双电源供电会扣分。
主要参考资料
1.何小艇,电子系统设计,浙江大学出版社,2010年8月
… …
¶摘要
集成运放器上是一种高增益直流放大、直流放大器既能放大变化极其缓慢的直流信号,下限频率可到零;又能放大交流信号,上限频率与普通放大器一样,受限于电路中的电容或电感等电抗性元器件。集成运放和外部反馈网络相配置后,能够在它的输出和输入之间建立起种种特定的函数关系,故而称它为“运算”放大器。
一般运放电路都是双电源供电,也有的电路是单电源供电的。之所以选择单电源电路,主要是由设计的需求决定的。一方面在模拟和数字混合系统里,选择和数字系统共用电源更方便。另一方面在电池供电的系统中获得多组电源会让系统复杂,提高成本。
本题目要求实现的基本目标:使用一片通用四运放芯片 LM324组成预设的电路,电路中包括三角波发生器、加法器、滤波器、比较器四个设计模块,每个模块均采用一个运放及其他基本元器件搭建,通过理论计算,最终实现电路要求。
关键词: 运算放大器LM324、加法器、滤波器、比较器
¶1. 设计方案
使用一片通用四运放芯片 LM324 组成电路框图见图 1(a),实现下述功能 :使用低频信号源产生 $u_{i1}=0.1sin2\pi{f_{0}}t($V$)$ , $f_{0}=500$Hz 的正弦波信号,加至加法器的输入端,加法器另一输入端加入由自制振荡器产生的信号 $u_{o1}$ , $u_{o1}$ 如图1(b)所示, $T_1$=0.5ms ,允许$T_1$有±5%的误差。
图中要求加法器的输出电压 $u_{i2} = 10u_{i1} + u_{o1}$ 。经选频滤波器滤除 $u_{o1}$ 频率分量,选出 $f_0$ 信号为 $u_{o2}$ , $u_{o2}$ 为峰峰值等于 9V 的正弦信号,用示波器观察无明显失真。 $u_{o2}$ 信号再经比较器后 1kΩ 负载上得到峰峰值为 2V 的输出电压 $u_{o3}$ 。
电源只能选用 +12V 和 +5V 两种单电源,由稳压电源供给。不得使用额外电源和其它型号运算放大器。
要求预留 $u_{i1}$,$u_{i2}$,$u_{o1}$,$u_{o2}$和$u_{o3}$ 的测试端子。
¶2. 波形产生电路设计
¶2.1 三角波发生器及其元件参数设计
初始双电源设计:(图中参数未经修改,不代表实际设计电路)
利用负反馈对电容C1进行充电,当$U_+=U_-$时,输出电压反相。则对电容C1左侧结点分析,输出波形近似为三角波。电路设计如图1。
$U_C(t)=U(\infty)+[ U(0_+) - U(\infty)]e^{-t \over R3C1}$
设$U_{sat}(V_{sat})$为运算放大器上升到的理论最大值,则C1左侧结点电压能够上升到的理论最大值为${R1\over R1+R2}U_{sat}$,即为三角波峰值。
三角波周期为:$T=2R3C1ln(1+2{R1 \over R2})$
单电源改进方案:(图中参数未经修改,不代表实际设计电路)
电路设计如图2.
由 $V_{CC}$ 通过 $R3、R5$ 分压,使 $U_+={R5 \over R3+R5}V_{CC}$
开始仿真时没有三角波与方波出现,整个电路呈现平衡状态,有 $U_+=U_-=U_{OUT}={V_{CC} \over 2}$
如果电路中出现小的波动,导致 $U_+>U_-$ ,则引起强大的正反馈,此时 $U_{OUT}$ 从 ${V_{CC} \over 2}$ 上升至 $V_{sat}$ ,引起一阶RC电路充电。由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列方程解得:
三角波周期 $T=2{\tau}ln({V_{sat}-V_{+Low} \over V_{sat}-V_{+High}})=2R1C1ln(1-{R3R5V_{sat} \over (R3R4+R4R5)V_{sat}-R4R5V_{CC}})$
三角波峰峰值 $V_{pp}=V_{+High}-V_{+Low}={R3R5V_{sat} \over R3R4+R4R5+R3R5}$
其中 $V_{+High}={{V_{CC} \over R3}+{V_{sat} \over R4} \over {1 \over R3}+{1 \over R4}+{1 \over R5}}$, $V_{+Low}={R4R5 \over R4R5+R3(R4+R5)}V_{CC}$
同相输入端处波形应为以 $V_{+High}$ 为上限,$V_{+Low}$ 为下限的方波。
由 $T=0.5$ms,$V_{pp}=4$V ,实际 $V_{sat}$ 约为10.94V,经计算和调试可得到满足条件的元件参数。
¶2.2 电路仿真设计及效果
电路设计如图3. 产生波形如图4.
分析:三角波峰峰值在4V附近浮动,误差不超过5% 。周期在0.5ms附近浮动,误差不超过5%。
¶3. 单元设计电路(1)
¶3.1 加法器电路及其元件参数设计
初始双电源方案:(图中参数未经修改,不代表实际设计电路)
电路设计如图5.
由加法器原理知: $u_{i2} = -({R5 \over R3}u_{i1} + {R5 \over R4}u_{o1})$
单电源改进方案:(图中参数未经修改,不代表实际设计电路)
电路设计如图6.
由 $V_{CC}$ 进行分压,在同相输入端进行信号相加。满足负反馈条件,进行电路分析:
$V_{-}={R1 \over R1+R2}V_{OUT}$, $V_{+}=V_{-}$
由结点电压法可得:
由 $u_{i2} = 10u_{i1} + u_{o1}$ 经计算和调试可得到满足条件的元件参数。
¶3.2电路仿真设计及效果
电路设计如图7. 产生波形如图8.
分析:由于单电源作用,导致该波形中加入了直流信号,使波形抬高,在之后的整体设计中需加入RC高通滤波电路进行隔直流来获得 $u_{i2}$ 。
¶4. 滤波电路设计
¶4.1 多种滤波器电路设计对比分析
由题意过滤2kHz三角波,并将500Hz正弦波放大4.5倍,尝试采用不同滤波器进行滤波,观察滤波效果,选择其中最合适的采用。
¶4.1.1 低通滤波器设计及其效果
采用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——Sallen-Key滤波器
电路设计如图9.
式中 :
通带电压放大倍数 $A_{up}=1+{R_F \over R1}$
通带截止频率 $f_0={1 \over 2{\pi}RC}Q={1 \over 3-A_{up}}$
效果:经调试,观察波特图和输出波形分析得,此滤波器无法将2kHz得三角波滤除彻底,放大倍数的差值不够大,无法达到所需效果。
¶4.1.2 带阻滤波器设计及其效果
采用双T网络有源带阻滤波器
电路设计如图10.
式中 :
通带电压放大倍数 $A_{up}=1+{R_F \over R1}$
中心频率 $f_0={1 \over 2{\pi}RC}$ , $Q={1 \over 2(2-A_{up})}$
效果:经调试,观察波特图和输出波形分析得,此滤波器无法将2kHz得三角波滤除彻底,放大倍数的差值不够大,并且难以将所需波形进行有效放大,依旧无法达到所需效果。
¶4.1.3 无源带阻滤波器+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及其效果
由上述两种滤波器的滤波效果进行分析,单个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效果也无法达到需求。因此考虑可以先用无源带阻滤波器进行对2kHz的三角波进行精准打击滤除,再用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器进行对500Hz的正弦波的放大。
其中有源二阶低通滤波器采用Sallen-Key滤波器,第一级RC电路的电容不接地而改接到输出端,这种接法相当于在二阶有源滤波电路中引入了一个反馈,使输出电压在高频段迅速下降,但在接近于的范围内又不要下降太多,从而有利于改善滤波特性。
设计电路如11.(图中参数未经修改,不代表实际设计电路)(省略输入信号)
利用波特图来观测500HZ和2kHZ频率的分贝差值,同时结合示波器波形确定滤波结果。
根据带阻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的原理,进行参数的调节,确定合适的滤波电路参数。
¶4.2 电路的仿真设计及效果
电路设计如图12.(省略输入信号)产生波形如图13.
由波特图(图14)可知,500HZ信号和2kHz信号之间相差约90dB,即可认为滤波完全。
输出正弦波较为完整,峰峰值在9V左右浮动,误差不超过5%。
¶5. 单元电路设计(2)
¶5.1 比较器电路及其元件参数设计
比较器的输出只有两种可能的状态:高电平或低电平,即输出电压 $u_{o3}$ 要求为峰峰值为2V的方波,由于要求在1kΩ的负载上输出,则电路设计如图15.(图中参数未经修改,不代表实际设计电路)
(省略输入、输出信号)
通过调节R1控制方波的峰峰值为2V,经过计算和调试可得到合适输出波形。
¶5.2 电路仿真设计及效果
电路设计如图16(省略输入信号)产生波形如图17.
分析:产生较为规整的方波图像,峰峰值在2V左右浮动,误差不超过5%。
¶6. 整体电路仿真及分析
¶6.1 整体电路
将四个分立电路连接在一起,设计电路如图18. 整体电路,电路之间加入耦合电容或RC电路消除电路之间的影响或隔绝直流。四个滤波器可以观察所需的$u_{i1}$端口、$u_{o1}$端口、$u_{i2}$端口、$u_{o2}$端口、$u_{o3}$端口处的波形。
¶6.2 端口$u_{i1}$
由于$u_{i1}$端口由低频信号源(函数发生器)产生,所以波形(如图19.)无失真,得到$U_m$=0.1V,$f_0$=500Hz。
¶6.3 端口$u_{o1}$
波形近似为三角波,但受整体电路影响,导致该波形(如图20.)略有失真,$U_m$=2V,$f$=2kHz,误差不超过5%。
¶6.3 端口$u_{i2}$
经过 $C3$ 和 $R17$ 的高通滤波电路隔绝直流后获得所需波形(如图21.)。由于三角波自身存在失真,该波形与独立电路工作时产生波形相比略有失真。
¶6.4 端口$u_{o2}$
波形(如图22.)理论为正弦波,受整体电路影响,部分波形不稳定,峰峰值不固定,在9V上下5%内浮动,周期约为500Hz。
¶6.5 端口$u_{o3}$
波形(如图23.)近似为高低电平交替的方波,峰峰值约为2V,误差不超过5%。波形略有失真,部分由于不稳定信号产生毛刺。
¶7. 个人总结
一、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存在较大差距,需要根据仿真结果来调试电路中的相关参数,从而达到题目所要求的端口条件。在调试参数时,利用理论推导出的公式结合波特图与示波器图像,先做定性分析,后做定量调试,有利于迅速找到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二、在模块与模块的链接过程中,发现各功能模块的波形会收到其他模块的影响,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失真,我们给出的处理办法是,在各模块之间加入耦合电容,或者是电阻、电容组成的高通网络作为接口电路。
三、运放采用单电源供电,其输出值的范围在电源提供的电压范围之内,此时若想让运放正常工作需要在同相输入端接入直流偏置,可以从给运放供电的单电源直接接电阻分压后接入,抬升输入波形,同时要注意接入直流偏置电阻的大小,避免超过运放工作范围而造成运放输出失真。
四、尝试用滞回比较器来改善输出的方波质量,但未能成功,个人认为题目对比较器的功能要求指向不明确。
五、对于三角波进入比较器前的处理较为玄学。
¶8. 参考文献
[1] 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 . 杨素行主编 .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 . 3版 . 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6.
[2] 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 . 童诗白,华成英主编 .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. 3版 . 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1.
[3] Thomas L. Floyd,David M. Buchla. Analog Fundamentals: A Systems Approach. Pearson Education, 2013.